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教师招聘考试题库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22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在教学“比喻”这一修辞方法时,学生懂得了“比喻”就是用乙事物来打比方说明甲事物,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帖子

30

积分

普通会员

Rank: 1

积分
30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9-16 21:36:3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试卷: [查看]
在教学“比喻”这一修辞方法时,学生懂得了“比喻”就是用乙事物来打比方说明甲事物,但并不太明白,为什么要用打比方来说明曱事物,即使要这样又为何以乙事物不以其他事物来说明?为此,王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单普通的比喻:把“大地”比作“母亲”。他问这个比喻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?”生答表达了对大地的热爱与依恋之情。”王老师又问:“为何把大地比作母亲而不比作别的事物?”生答因为母亲的形象是我们最熟悉、最热爱的。”“难道你对自己的父亲不熟悉、不热爱吗?为什么选择母亲而不选父亲呢?”于是学生就“大地”“母亲”“父亲”之间进行比较与思考,得出“母亲生养哺育了我们”这一特点类似于“大地生长哺育万物”的特点,并由此得出:比喻的两事物之间必须有为人们所熟悉的共同的特点这一“比喻”修辞格的基本要求。王老师进一步问:“直接地把大地的这一特点说出来不就行了吗?何必绕着弯子说呢?”经过思考,学生发现:比喻是为了将事物表达的更为生动形象,这是比喻的本质特征。
试结合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案例。
付费试卷中的题目,无法查看完整选项和答案! 马上去购买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   

GMT+8, 2025-7-14 22:51 , Processed in 0.051511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